【达州苗木】
巴山红香椿丰产栽培选育,地理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运用,盆地北缘石骨子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推广,运用直升机来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回首十一五全市科技兴林,可谓成绩辉煌、硕果累累,全市林业改革和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一五以来,我市各级林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绿色达州”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林业科技政策,优化林业科技发展环境,健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积极为达州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林业科技经费不断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林业科技及推广经费960万元,较十五期增长27%。其中专项课题经费补助340万元,增长189.8%。专项课题补助经费中,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75万元,市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75万元。科技项目储备达30项,申报项目23个,其中中央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9个,市科技项目13个,建立油橄榄、银杏、中山柏、香椿、青花椒、树花菜、杨树、台湾桤木等8类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面积8万余亩,辐射面积53.82万余亩,带动农户50000余户,增加产值1亿元。
林业科研课题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通过县、市、省鉴定的科技成果16项,其中市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山柏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及营林示范》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的《四川盆地北缘石骨子山地植被恢复技术示范》和市林科所的《早实薄壳核桃优良品种选引及丰产栽培示范推广》分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杨树和核桃的丰产栽培技术》分别获省金桥工程二等奖和三等奖,另外林业良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山柏无性系、达林1号油茶、大巴山粉葛被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填补了达州无林木良种的空白。
林业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加强油橄榄引种栽培试验进行推广,建立3000亩油橄榄丰产示范区,建立油橄榄基地7.8万亩,辐射开江、达县10多个乡镇47个村328个社,带动1.25万农户4.6万人。开江县荣获四川省油橄榄产量第一名,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油橄榄基地县。达州市被命名为中国油橄榄之都,受到中国林科院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赞誉。在大竹、万源、达县等地开展香椿优良种源选育,培育选出巴山红香椿优良品种,在大竹二郎乡建设核心示范片11000亩。截至目前,大竹县优质香椿成片面积达6万亩。大竹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香椿第一县称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推广杨梅丰产栽培800多株,年产鲜果2万多斤,实现收入20万元。
林业数字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十一五期间,gps及gis等数字技术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步伐。在集体林权改革中,达县林业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将林权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林改,使程序简化、周期缩短、外业勘测更加精确。全市建立了森林防火指挥信息平台,林业重点县万源市、宣汉县建立了森林防火网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由过去的单一化学防治逐步转向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近年来通川区、达县、大竹等地开展以直升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拓宽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途径。
通过开展林木良种选育,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全市林业改革发展取得较好效益。仅2009年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25.2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79%,农民人均从林业上取得的纯收入达到380元,较十五末增长230%。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867万亩,比十五期末净增110万亩。林分总蓄积达到3446万立方米,比十五期末净增9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8.43%,比十五期末增加了4.6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